
莫迪呼吁中印共建“亚洲世纪”意味啥 复杂外交信号背后的意图!莫迪的外交政策时常左右摇摆。在印度高层官员频繁访问中国、莫迪本人也准备参加上合组织峰会之际东启网,他却突然决定先访问日本,并在此期间发表了一些激烈的言论。8月29日,莫迪抵达日本并与石破茂共同签署了更新版的日印《安全保障合作联合宣言》,这是时隔17年后首次修订,明确表达了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活动的“深切关切”。两国还决定进一步深化军事合作,包括共同训练、情报共享等措施,旨在推动“亚洲世纪”的到来。

新版的日印《安全保障合作联合宣言》是莫迪此行的核心议题。与2008年的旧版相比,新版内容有了显著变化,首次加入了经济安全和尖端军事技术合作等条款。印度与日本明确表示将共同研发防卫装备,甚至在人工智能、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展开技术研究。这些变化显然指向中国,联合声明中多次提到“反对武力改变现状”,向中国发出明确信号。日本借此机会将中印领土争端纳入其印太战略框架,意图扩大其在区域事务中的影响力。

对日本来说,这种战略焦虑由来已久。自2010年日本GDP被中国超越后,日本加紧了对外的安全布局,特别是拉拢印度,试图通过所谓的“南进战略”和“西进战略”,形成对中国的十字形包围网。印度处于这一战略的核心位置,希望通过提升地区话语权实现莫迪长期在国内推广的“印度大国论”。尽管印度在东海和南海没有直接利益,但参与这些议题为莫迪塑造“印太秩序维护者”的形象提供了机会。

除了安全议题,莫迪此行还涉及经济合作,特别是在“去中国化”的背景下。日本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对印度投资680亿美元,重点放在半导体和关键矿产领域。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对印度历史投资总和的一半,显示出日本希望将印度打造成“中国替代”的紧迫感。然而,现实并不理想。当前,印度的电子产业仍有40%的核心半导体依赖进口自中国,而日本转移的是一些较为陈旧的技术,用于电动车和电压控制等中低端领域,印度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承担这些生产任务。

印度与日本在稀土领域的合作最具潜力。稀土在中美博弈中一直是中国的“卡脖子”武器东启网,印度也希望中国开放稀土出口。事实上,印度具备一定的稀土提炼能力。2025年6月,印度宣布暂停与日本的稀土出口协议,优先满足国内需求。因此,这次谈判的一个焦点是如何在稀土资源问题上进行博弈,并商讨建立工业园区合作的具体安排。

印度的高铁项目也引发了关注。原本计划于2023年通车的孟买-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因种种原因延期近十年。如今,印度决定引进日本的新型新干线列车E10系。这条全长508公里的高铁如果顺利建成,将极大地缩短两地的通行时间,从六小时减少到两小时。这一项目一度被视为“印度制造”的象征,但印度依然需要外援的支持。

莫迪此次东京之行显然有着深远的打算。他在签署安保宣言时强调,中印之间的稳定关系对全球至关重要,这被视为对日本的一种微妙提醒。尤其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国即将举行阅兵的敏感时刻,这种表态传递了复杂的外交信号。一方面,莫迪试图塑造印度全新外交局面;另一方面,他也希望在对外合作中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对话关系。

对于印度和日本的这种“左右逢源”的外交策略,我们的反应相对平稳,依然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骤推进各项事务。在军事层面,我们加强了巡航和演习,尤其是在日印联合声明酝酿期间,中国在南海黄岩岛周边开展了高强度演训,并同步发布了航行警告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中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频率同比增长了30%,舰艇数量也在增加,既是对日本觊觎中国海权的威慑,也是对印菲联合巡航的直接回应。

我们的立场非常明确:亚太是合作发展的平台,而不是地缘政治博弈的棋盘。在全球自由贸易和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,唯有各国携手合作,才能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。我们在外交上强调构建更加开放和透明的磋商机制,例如新增设“海上危机管控机制”,并推动“南海行为准则”的磋商进程。这些举措与日印的联合声明形成了鲜明对比,显示了我们对国际规则的坚持与对外交事务的成熟处理方式。

印度和日本希望构建“亚洲世纪”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幻想。日本的目标是通过遏制中国的影响力继续充当美国在亚洲的马前卒,而印度则试图借助日本的资本和技术实现莫迪所说的大国崛起。尽管两国相互依赖,但无论从经济力量还是军事力量上都无法独立应对中国的崛起。设定如此不切实际的目标注定是错位的。

在更广泛的视角下,美国的因素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变量。特朗普时期,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,甚至要求印度断绝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,迫使印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和经济战略。如今,印度终于意识到只有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、开展合作,才能真正提升国力,进而实现莫迪所期望的大国崛起。

无论印度和日本签署多少协议,发表多少声明,这两国始终无法改变一个事实: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塑造所谓的“世纪”。真正的“亚洲世纪”不应该是东京或印度之间的博弈,而是在中国的参与和引领下,携手共进,共同发展。真正的亚洲世纪需要的是包容合作,而非排斥与对抗。
东启网
赢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